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期刊简介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51年,是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哈尔滨医科大学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承办的医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编:杨宝峰校长。该刊的栏目设置为:论著(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经验交流,技术与方法,综述等。主要刊登哈尔滨医科大学教师、研究生、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及海内外校友在科研、医疗和边缘学科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学报》曾先后获得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三等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学报质量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一等奖;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2001年成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4年被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四版)。该刊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7个分册)等收录。                

处理异常值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时间:2024-11-28 10:47:27


  1. 判断异常值的性质

    深入了解数据背景:在处理异常值之前,必须充分了解数据产生的背景和研究目的。异常值可能是真实的极端值,反映了研究对象中的特殊情况或罕见现象。

  2. 结合多种因素考量:要综合考虑数据收集的方法、研究对象的特点以及数据的分布规律等因素来判断异常值。不能仅仅依据统计规则就简单地将某些数据点判定为异常值。


  3. 记录过程和原因

    详细记录处理步骤: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处理异常值,都要详细记录处理的过程。如果是修正异常值,需要记录原始值、修正后的数值以及修正的依据,如数据录入错误的具体情况或者正确的计算方法。如果是删除异常值,要记录被删除数据点的详细信息,包括其在数据集中的位置、原始数值以及删除的原因。这样可以保证数据处理过程的可追溯性,方便后续的检查和验证。

    说明处理的合理性:在研究报告或数据分析文档中,清晰地解释为什么要对异常值进行处理以及处理方式的合理性。这有助于其他研究人员理解数据处理过程对研究结果的可能影响。


  4. 评估对结果的影响

    重新分析数据:在处理异常值后,需要重新进行数据分析。观察处理异常值前后统计结果的变化,如均值、标准差、相关性系数、回归模型的系数等统计指标的改变情况。如果处理异常值后结果发生了显著变化,需要进一步分析这种变化是否符合研究预期,是否会影响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进行敏感性分析(可选):对于一些关键的研究,如果时间和资源允许,可以进行敏感性分析来评估异常值对结果的影响程度。敏感性分析是指在包含和不包含异常值的情况下分别进行分析,比较两种情况下结果的差异。


  5. 遵循伦理和研究规范

    确保数据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处理异常值的过程不能违背数据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基本原则。不能为了得到符合预期的结果而随意删除或修改异常值。任何处理行为都应该是基于合理的原因和科学的方法,以保证研究结果能够真实地反映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

    符合研究伦理和道德要求:在处理涉及人类或动物实验的数据异常值时,需要遵循相应的研究伦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