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51年,是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哈尔滨医科大学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承办的医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编:杨宝峰校长。该刊的栏目设置为:论著(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经验交流,技术与方法,综述等。主要刊登哈尔滨医科大学教师、研究生、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及海内外校友在科研、医疗和边缘学科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学报》曾先后获得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三等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学报质量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一等奖;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2001年成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4年被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四版)。该刊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7个分册)等收录。
揭秘:集采药降价背后,质量如何保障?
时间:2025-01-02 10:14:38
集采药品大幅降价,如何保证降价不降质,这是当前医疗改革中最受关注的一个问题。2024年5月2日,国家联采办宣布了4个被约谈集采药的最新价格,其中辰欣药业的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保持了13.92元每支的中选价,其余中选企业的药品价格也有了相应的调整。这一消息不仅引发了行业的关注,也引起了公众对于药品质量和安全性的担忧。
药品集采政策的实施初衷是为了通过集中采购来压低药品价格,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然而,随着药品价格的大幅下降,一些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可能采取降低生产成本的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药品质量构成威胁。因此,如何在确保药品降价的同时不降低药品质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修订的《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为此提供了法律保障。该办法全面加强了药品监管能力建设,旨在促进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法治化、市场化的标准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提升药品流通监管水平,这对于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提升药品监管效率以及推动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来说,该办法共七章79条,对药品经营、使用质量管理及监督管理活动进行了规范。其中,完善药品经营许可管理是关键一环。从事药品批发或者零售活动的企业,必须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依法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并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
药品降价对患者和社会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药品价格的下降直接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来说,这种影响尤为明显。患者不再因为经济原因而放弃治疗,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和治疗。
药品降价也可能促使患者更加关注药品的质量和疗效,促进合理用药,减少不必要的用药和滥用药品的现象。这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
药品降价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挑战。由于医药市场竞争的加剧,药品生产企业面临着利润空间的压缩。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可能会采取降低成本的措施来维持运营,这可能会对药品的质量构成潜在风险。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药品研发、生产、流通等环节的监管,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可靠。同时,建立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确保药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对于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至关重要。
集采药品的大幅降价确实给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但同时也对药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加强监管、完善法律法规以及建立有效的供应保障机制,我们可以在确保药品降价的同时,不降低药品的质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公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