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期刊简介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51年,是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哈尔滨医科大学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承办的医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编:杨宝峰校长。该刊的栏目设置为:论著(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经验交流,技术与方法,综述等。主要刊登哈尔滨医科大学教师、研究生、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及海内外校友在科研、医疗和边缘学科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学报》曾先后获得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三等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学报质量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一等奖;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2001年成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4年被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四版)。该刊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7个分册)等收录。                

3招让心静,夏日养心神!

时间:2025-05-09 15:32:01

在炎热的夏季,人们不仅需要抵御外界的高温,还要关注内心的平静与身体的健康。中医认为,夏季属火,与心相应,因此养心安神成为这一时期养生的关键。那么,如何在夏季有效地养护我们的心脏和精神状态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调整作息时间至关重要。夏季昼长夜短,人体易受外界阳气影响而晚睡早起,但过度熬夜会耗伤阴液,导致心神不宁。因此,应尽量保持规律的睡眠习惯,晚上10点前入睡,早上6点左右起床,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让心脏得到充分休息。

饮食调理是养心的重要一环。夏季气温高,人体易出汗,需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可以适量饮用淡盐水、绿茶或菊花茶等,以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同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西瓜、黄瓜、西红柿等,这些食物不仅能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还能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此外,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养心安神功效的食物,如莲子、百合、小麦、糯米等,也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和调节情绪。

适度运动对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大有裨益。然而,在酷热的夏季,剧烈运动容易引发中暑和其他健康问题。因此,选择清晨或傍晚较为凉爽的时候进行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轻度至中度强度的运动更为适宜。这样既能达到锻炼目的,又能避免高温对身体造成负担。

除了上述措施外,心理调适同样不可忽视。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这对心脏健康极为不利。学会放松自己,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当感到焦虑不安时,不妨尝试闭上眼睛静坐几分钟,专注于呼吸的过程,让身心逐渐平静下来。

按摩特定穴位也能帮助舒缓情绪、安定神经。例如位于手腕内侧的“神门穴”,经常按压可宁心安神;耳朵上方约两指宽处的“太阳穴”,轻轻揉捏可以提神醒脑;脚底中心的“涌泉穴”,每晚睡前泡脚后按摩此处,则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质量。

注意防暑降温也是夏季养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量避免中午时段外出活动,如果必须出门,请做好防晒措施——佩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并随身携带水壶随时补充水分。室内使用空调时,温度不宜设置过低,一般26℃左右较为合适,以免因温差过大引起不适甚至感冒发烧等问题。

夏季养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调整作息到合理膳食,从适量运动到心理调适,每一步都需细心呵护。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从“心”出发,让自己在这个夏天既充满活力又保持平和宁静的状态。希望以上分享的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度过每一个炎炎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