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51年,是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哈尔滨医科大学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承办的医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编:杨宝峰校长。该刊的栏目设置为:论著(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经验交流,技术与方法,综述等。主要刊登哈尔滨医科大学教师、研究生、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及海内外校友在科研、医疗和边缘学科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学报》曾先后获得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三等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学报质量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一等奖;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2001年成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4年被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四版)。该刊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7个分册)等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哈尔滨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190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3-115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1

出版地区 黑龙江

出版地区 黑龙江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0-1905
  • 国内刊号:23-11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三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杂志2000年第3期文章
  • 新鲜脐血及其不同温度保存下凝血因子活性的动态测定

    目的了解输注脐血凝血因子的活性.方法采集10份新鲜脐血,对保存前及其在4℃、-20℃保存24h、48h后各凝血因子活性进行了动态检测.结果①脐血处于相对低凝状态;②脐血在4℃、-20℃保存24h、48h后其纤维蛋白原、因子Ⅴ、Ⅷ都呈现不同程度的衰减,且4℃和-20℃保存效果无显著差异,而其余因子则储存稳定.结论新鲜脐血中各凝血因子含量较低,且随保存时间的延长活性下降.......

    作者:王芝琪;周志健;杨英姿;董玫;李璐璐;苏雁华;崔淑杰;孟德润 刊期: 2000- 03

  • 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类型与胃癌发生的关系

    目的寻找与胃癌发生有密切关系的肠上皮化生的类型,为胃癌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AB-PAS、HID-AB粘液组织化学方法,区别癌旁组织和背景粘膜组织伴有肠上皮化生的类型.结果①39例胃癌组织当中,癌旁伴有肠上皮化生的为31例,背景粘膜伴有肠上皮化生的为25例.②癌旁肠上皮化生的AB-PAS染色,100%阳性;HID-AB染色,87.1%阳性.背景粘膜肠上皮化生AB-PAS染色,100%......

    作者:孙宇;金晓明;刘彦铖;张朋旗;毕彦忠;钟志玖 刊期: 2000- 03

  • 贲门部浸润性癌预后的探讨

    目的探讨贲门部浸润性癌(C.Cas)的预后;与幽门部浸润性癌(P.Cas)进行对比分析.方法贲门部癌50例,对照组幽门部癌50例,采用临床病理学资料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临床病理学,C.Cas和P.Cas之间除淋巴结转移(P<0.05)有显著差异外,其它无显著差异.②生存曲线分析,C.Cas和P.Cas之间,在淋巴结转移(P<0.01)和淋巴管侵入(P<0.05)方面有显著差异;在......

    作者:金晓明;孔祥冰;孙宇;松井一裕;北川正信;李凯 刊期: 2000- 03

  • 吗啡用于病人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与 PCIA的临床比较

    目的比较吗啡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E组)与术后病人自控镇痛(Ⅰ组)的效果.方法E组术后病人16例,根据患者主观感受每次经由硬膜外腔注药5ml(布比卡因15mg、氟哌啶5mg、吗啡3mg,生理盐水稀释至15ml),30min仍觉疼痛可再追加5ml,24h后末次注药镇痛维持在8h以上者可拔管停止镇痛.Ⅰ组病人16例术毕经由静脉PCIA泵持续每小时注入药液0.5ml(吗啡40mg、氟哌啶5mg生理盐水释至......

    作者:李淑艳;陆祖绚;王晶 刊期: 2000- 03

  • 胃宝冲剂对实验性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胃宝冲剂对乙醇和醋酸所致的大鼠胃粘膜急、慢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乙醇和醋酸烧灼致大鼠急、慢性胃粘膜损伤方法,观察胃宝冲剂5g/kg、2.5g/kg、1.25g/kg灌胃给药后对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与胃苏冲剂比较.结果胃宝冲剂可使胃粘膜损伤面积缩小,损伤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胃宝冲剂具有保护胃粘膜的作用.......

    作者:乔国芬;郝晓敏;孙平;高云瑞;李文汉 刊期: 2000- 03

  • 神经酰胺对大鼠离体培养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神经酰胺与颗粒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以PMSG处理的雌性Wistar大鼠为模型,制备了颗粒细胞悬液.应用TUNEL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了神经酰胺对离体培养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体外培养的颗粒细胞存在自发性凋亡,神经酰胺处理的颗粒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术分析可见增强的凋亡峰.结论神经酰胺可能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分子参与大鼠颗粒细胞凋亡.......

    作者:李庆雷;倪江;边淑玲;吴克飞 刊期: 2000- 03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动前后心功能与ANP变化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运动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以及心功能和房促尿钠多肽(ANP)变化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121例EH患者和41例血压正常值者进行组间血压心率比较和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评价两组运动前后心功能与ANP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运动可使EH患者心功能得到一定改善,血清ANP含量可反应心脏舒张功能储备损害和左心室顺应性损害的程度.结论EH患者适当运动有益于降低血压和改善心功能.......

    作者:关德明;朴晶燕;苏亚芬 刊期: 2000- 03

  • 医源性桡神经损伤

    目的总结31例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经验教训.方法手术治疗25例,非手术治疗6例.手术行端端鞘膜法缝合13例,束膜法缝合5例,神经移植4例,粘连松解3例.结果按朱家恺标准评价,优者24例,良者6例,可者1例.随访时间长者10年,短者1年.结论熟知桡神经和肱骨干及桡骨小头的密切解剖关系和细致的手术操作,加强医生的责任心,医源性桡神经损伤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手术应尽早进行,不必考虑骨折愈合与否.......

    作者:张信英;杨群;尚剑 刊期: 2000- 03

  •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高血压患者行喉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高血压患者行喉癌根治术的麻醉效果及对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高血压病人分全麻(组Ⅰ)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Ⅱ)两组.每组20例.分别监测麻醉前、气管插管即刻、切皮、进喉10min、30min、拔管时的MAP、HR.动态检测ECG.结果全麻复合硬膜外组的各项监测指标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全麻组各项监测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麻复......

    作者:姜丽华;王国年;齐淑华 刊期: 2000- 03

  • 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0例,选择靶点为三叉神经根,靶点中心剂量为70~90Gy.结果随访2~19个月(平均8.3个月),疼痛完全消失13例(65%),疼痛基本消失4例(20%),疼痛缓解>50%者2例(10%),无效1例,总有效率95%.治疗佳剂量为75~90Gy.结论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显著、安全,且能保留面部感觉,是一种理想的治疗......

    作者:张金伟;李文涛;金道云;张丽君;李冰;刘灿虎;王维治 刊期: 2000-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