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51年,是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哈尔滨医科大学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承办的医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编:杨宝峰校长。该刊的栏目设置为:论著(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经验交流,技术与方法,综述等。主要刊登哈尔滨医科大学教师、研究生、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及海内外校友在科研、医疗和边缘学科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学报》曾先后获得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三等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学报质量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一等奖;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2001年成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4年被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四版)。该刊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7个分册)等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哈尔滨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190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3-115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1
出版地区 黑龙江
出版地区 黑龙江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0-1905
- 国内刊号:23-11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多索茶碱静脉滴注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确诊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为主的常规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多索茶碱静脉滴注,连续使用5~7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沉(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痰液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比,肺功能指标,包括......
作者:蔡高翔;苏冬菊;李彬斐 刊期: 2015- 02
-
炎症因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慢性低度炎症性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用ELISA的方法检测6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和60例卵巢单纯性囊肿患者的术前和术后2月血清中NF-κB、TNF-α和hs-CRP的表达水平。结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血清中的NF-κB、TNF-α、hs-CRP浓度比卵巢单纯囊肿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手术前血清中的NF-κB、TNF......
作者:尚秀敏;闫晶晶;李佩玲 刊期: 2015- 02
-
PP2A的肿瘤抑制功能及与凋亡因子Noxa的关系
目的:检测PP2A及Noxa蛋白在大肠癌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P2A、Noxa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大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大肠癌组)及癌旁组织(癌旁组)PP2A、Noxa蛋白表达情况,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大肠癌组PP2A与Noxa蛋白阳性表达率(90%、82.5%)明显低于癌旁组(95%、88.1%),P<0.05;大......
作者:董伟;田淑君;魏志;朱述英;陈丙春;王海涛 刊期: 2015- 02
-
三种方法测算硅油填充状态下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数准确性分析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方法测算硅油填充状态下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度数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2年12月在本院施行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或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患者42例42只眼。按术前人工晶状体设计的方法不同分成3组,A组12例,采用硅油填充术前测定人工晶状体度数的结果作为参考值;B组17例,采用硅油填充状态下健侧眼眼轴长度,硅油填充眼角膜曲率,计算出人工晶状体度数。C组1......
作者:戴智博;滕岩 刊期: 2015- 02
-
调强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调强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2008年12月~2012年6月采用调强放疗的2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随机抽取的同期常规放疗的2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照,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1、2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和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2%和65.2%,其中完全缓解率分别为34.7%和17.4%(P<0.05),两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80.0%vs60.9%......
作者:刘国慧;鄂明艳 刊期: 2015- 02
-
自噬基因 LC3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自噬基因LC3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用Real-timePCR方法,对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以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内膜组织、异位内膜组织进行LC3mRNA定量分析,探讨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LC3mRNA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组、异位内膜组和正常子宫内膜组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5)。异位内膜......
作者:刘美龄;李萌;卢美松;邓锁;汤小晗 刊期: 2015- 02
-
中性粒细胞 CD64指数在淋巴瘤患者化疗后合并细菌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评价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淋巴瘤患者化疗后合并细菌感染中检测及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106例淋巴瘤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微生物学检测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51例)和非细菌感染组(55例),健康对照组30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指数,同时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数(WBC)。结果化疗后合并细菌感染的淋巴瘤患者组CD64指数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
作者:郭秀臣;郭微媛 刊期: 2015- 02
-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鞍结节脑膜瘤手术入路选择、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31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分析肿瘤切除程度、术后并发症、远期疗效。结果肿瘤全切除16例,次全切除9例,部分切除6例。术后21例视力得以改善并恢复正常生活。结论肿瘤性状及生长方向是影响肿瘤切除的主要因素,应按肿瘤的大小及生长方向确定手术入路。......
作者:张遥;蒋传路 刊期: 2015- 02
-
超声乳化吸除术对糖尿病患者泪膜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早期泪膜的改变。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47例(68只眼)及老年性白内障患者49例(61只眼),观察分析其术前、术后3日、1周、1个月及3个月的主观感觉,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time,BUT),角膜荧光素试验(fluorescenceintegral,FI),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merItest,SIt)。结果对照组术后1周、1个月干眼症状与术前比......
作者:刘娟;李伯琴;任红;关立南 刊期: 2015- 02
-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诊断结核性腹腔积液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诊断结核性腹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疑似结核性腹腔积液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运用结核菌素试验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进行检测,比较两组在诊断结核性腹腔积液的差异性。结果180例患者中共诊断出112例结核性腹腔积液,诊断率62.2%,而非结核性腹腔积液为68例,占37.8%;观察组敏感性和特异性、准确度......
作者:王永;姜岩 刊期: 2015- 02
动态资讯
- 1 EAS-1000观察白内障摘出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 2 DNA含量和SPF值与喉癌浸润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 3 P57kip2蛋白在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4 分析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鉴定一株乳酸菌
- 5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和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 6 随机对照试验及其应用
- 7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慢性鼻窦炎的表达
- 8 常温储骨的临床应用
- 9 人工耳蜗植入术前MRI内耳水成像的诊断价值
- 10 脑心综合征大鼠心肌细胞内[Ca2+]i对KCl除极的反应性增强
- 11 复方中药喉咽清水蜜丸的研制及其体外溶出度的研究
- 12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研究现状
- 13 微阵列技术对两种人类肺腺癌细胞系基因组变异的实验研究
- 1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噁丙嗪分散片的浓度及药动学
- 15 复智散治疗老年痴呆及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观察
- 16 流感病毒RNA聚合酶的分离与纯化
- 17 c-met蛋白与MVD在卵巢肿瘤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 18 生长激素对术后早期腹腔化疗下结肠吻合口愈合的影响
- 19 幽门螺杆菌CagA蛋白与IL-8在胃癌发病中的作用
- 20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肝脏原位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