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51年,是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哈尔滨医科大学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承办的医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编:杨宝峰校长。该刊的栏目设置为:论著(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经验交流,技术与方法,综述等。主要刊登哈尔滨医科大学教师、研究生、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及海内外校友在科研、医疗和边缘学科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学报》曾先后获得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三等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学报质量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一等奖;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2001年成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4年被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四版)。该刊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7个分册)等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哈尔滨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190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3-115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1
出版地区 黑龙江
出版地区 黑龙江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0-1905
- 国内刊号:23-11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群体反应性抗体与HLA分型技术在肾移植上的联合应用
目的总结群体反应性抗体(PRA)与HLA分型在肾移植联合应用上的意义.方法PRA应用ELISA方法,HLA-Ⅰ、ⅡAg应用单克隆抗体分型技术,对20例肾移植病人手术前的PRA和HLA分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受者PRA20%以下者12例,其余8例为20%~50%.供受者HLA-A、B、DR完全符合交叉反应组(CREG)为13例.其中A、B、DR分别有一相同抗原的为6例.术后11例发生急性排斥,经冲击治......
作者:孙文英;李兴库;TIAN Yong 刊期: 2001- 03
-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双期扫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8例肝内占位性病变的病人进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结果98例病人中肝癌48例,肝转移瘤19例,肝血管瘤31例.结论螺旋CT扫描速度快,在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分别完成全肝扫描,弥补了一般动态扫描的缺点,对肝内病灶的检出和定性有重要价值.......
作者:阎文颖;李大庆;王贵浦;姜慧杰;刘昌红 刊期: 2001- 03
-
山楂中总黄酮几种提取分离方法的考察及含量测定
目的考察几种提取方法对山楂果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获得山楂浸膏,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提取有效成分.结果以甲醇为溶剂,用索氏提取器提取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提取效率高(2.00%);以60%乙醇为溶剂,超声提取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提取效率较高(1.96%).结论以60%乙醇为溶剂,超声提取,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提取效率较高,且方法简便易行,适于大规模生产.......
作者:张妍;李厚伟;张永春;袁淑华;杨宝峰 刊期: 2001- 03
-
hB7-1重组腺病毒感染的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目的在完成hB7-1cDNA克隆并成功构建包含hB7-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rAdexl-B7-1的基础上,对经rAdexl-B7-1感染的B16细胞的体外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方法以FACS、电镜等方法观察病毒感染前后B16细胞的变化.结果①重组腺病毒经HEK293细胞扩增、CsCl纯化后滴度可达1010PFU/ml,且20MOI的病毒可使95%以上的B16细胞被感染.②细胞动力学研究显示,rAde......
作者:田长富;李殿俊;刘旭;李大林;解丽华 刊期: 2001- 03
-
应用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预防脾移植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治疗性单克隆抗体溶液持续器官灌注模型,应用抗大鼠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WZD)降低大鼠移植脾的免疫原性.方法以WZD溶液持续灌注移植脾,筛选佳方案,并观察灌注后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ixedlymphocyteculture,MLC)中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及灌注后移植脾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WZD灌注组MLC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及应用环孢霉素A(CyclosporinA,CsA)组......
作者:周艳娟;陈天宇 刊期: 2001- 03
-
哈尔滨市妊娠妇女风疹病毒感染的筛查及分析
目的调查2000年哈尔滨市妊娠妇女风疹病毒感染情况.方法收集60例妊娠8~24周孕妇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风疹特异性IgM抗体,对该人群的风疹病毒感染率进行调查.结果21例正常妊娠组血清样本的阳性率为4.76%,39例异常妊娠组血清样本阳性率为17.95%,两组数值经统计学处理,χ2=7.33,P......
作者:姜昕;王锐;谷鸿喜 刊期: 2001- 03
-
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分离及培养方法
目的简化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提高支持细胞的获取量.方法取鼠龄16~22天的Wistar大鼠,去除睾丸被膜,剪碎后用0.25%胰蛋白酶和0.1%胶原酶次第消化.然后将其制成细胞悬液并分装入25cm2的培养瓶中,放置在39℃5%CO2的培养箱孵育48h,以利于去除精原细胞.取出后冲洗两次,换液并移入37℃5%CO2培养箱进行培养.在此期间每天用倒置显微镜进行观察,并于培养第6天做光镜和电镜......
作者:许少华;郭筠秋 刊期: 2001- 03
-
人皮肤癌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的形态学研究
目的探讨人皮肤癌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的形态特征.方法用光镜、电镜观察了12例人皮肤癌不同病程癌组织中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的分布和形态特点.结果皮肤癌毛细血管后微静脉主要分布于乳头层及网织层浅层.内皮细胞多数形态高大,细胞器丰富,胞质多见绒毛状突起,胞膜近基膜侧出现节段性高电子密度带.少数内皮细胞低矮扁平;病变晚期,线粒体肿胀,W-P小体增多,胞膜上节段性高电子密度带减少.部分血管壁不完整,基膜不连续.结论......
作者:方传龙;谢遵江;贺业春 刊期: 2001- 03
-
侵袭性骨肿瘤细胞凋亡及p53、p21、BcL-2的表达研究
目的研究侵袭性骨肿瘤细胞凋亡及p53、p21、BcL-2的表达情况,并初步探讨其临床及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原位DNA末端标记法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6种共123例侵袭性骨肿瘤中细胞凋亡及p53、p21、BcL-2的表达情况,并统计其阳性反应率.结果发现在几种骨肿瘤中p53、p21表达较普遍.BcL-2的表达仅见于部分恶性肿瘤病例,良性肿瘤不表达.恶性骨肿瘤p53、p21、和BcL-2基因蛋白表达阳性......
作者:张震宇;杨群;王立峰;刘家滨;张信英 刊期: 2001- 03
-
自发性纵隔气肿并右侧肺底积气1例
患者,女,19岁.患病前1天因剧咳,颈胸部痛,胸闷气短有窒息感而入院.查体:颈胸部皮肤有握雪感,双肺可闻及散在干湿性罗音,胸片可见双侧颈部及左肩胛间区、左上前纵隔数条长短不一的条状透亮影,右侧横隔下可见肺底积气影,临床诊断为自发性纵隔及皮下气肿并右肺底积气.经吸O2及控制感染等处置,1周后痊愈出院.讨论自发性纵隔气肿是一种较少见的临床综合征,其原因可分为:①自发性;②外伤性;③食管或气管破裂;④胸......
作者:杨朝辉;庞云清;韩景莉;赵宗兴 刊期: 2001- 03
动态资讯
- 1 低温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用于急诊剖宫产术
- 2 如何提高血性胸腹水的阳性诊断率
- 3 纳洛酮对脑缺血大鼠皮层SEP和Ca2+-ATP酶活性的影响
- 4 P-gp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5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研究进展
- 6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能量代谢及脂质过氧化变化及复方丹参滴丸的保护作用
- 7 葡萄籽原花青素生物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 8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周围神经电生理变化的分析
- 9 白细胞介素5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10 六种处理方法对单晶氧化铝预成贴面粘接强度的影响
- 1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慢性鼻窦炎黏膜上皮的表达
- 12 三氧化二砷对人肺腺癌裸鼠模型作用的超微结构观察
- 13 CMLC夹心酶联免疫分析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 14 电磁神经导航引导下星形细胞瘤切除术
- 15 常温储骨的临床应用
- 16 白藜芦醇对豚鼠心室肌细胞钾离子通道的影响
- 17 不同直径自体神经移植效果的比较研究
- 18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观察
- 19 心肌顿抑组织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
- 20 X连锁隐性遗传性鱼鳞病一家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