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51年,是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哈尔滨医科大学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承办的医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编:杨宝峰校长。该刊的栏目设置为:论著(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经验交流,技术与方法,综述等。主要刊登哈尔滨医科大学教师、研究生、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及海内外校友在科研、医疗和边缘学科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学报》曾先后获得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三等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学报质量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一等奖;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2001年成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4年被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四版)。该刊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7个分册)等收录。                

首页>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0-1905
  • 国内刊号:23-11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三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杂志2015年第04期

不同来源的IL-10对脑疟小鼠免疫病理损伤的调控作用

李培育;高宏伟;董天崴;毕胜

关键词:IL-10, 脑型疟疾, 免疫病理, Tregs, Bregs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来源的IL-10对伯氏疟原虫感染过程中免疫病理损伤的调控作用.方法 用伯氏疟原虫ANKA感染C57BL/6小鼠,Giemsa染色计数红细胞感染率;感染前和感染后3、5、8天制备脾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悬液中分泌IL-10的Tregs和Bregs百分比;ELISA方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IFN-γ和IL-10水平.结果 C57BL/6小鼠感染后7至11天死于脑型疟疾(CM),分泌IL-10的Tregs和Bregs百分比于感染后5天和8天分别达峰值.C57BL/6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 IL-10水平于感染后出现升高,感染后第5天达峰值,随后均出现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脑型疟疾发生过程中,以IL-10为核心的免疫调节网络能够调控病理损伤的程度.不同来源的IL-10在疟疾发生、发展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