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51年,是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哈尔滨医科大学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承办的医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编:杨宝峰校长。该刊的栏目设置为:论著(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经验交流,技术与方法,综述等。主要刊登哈尔滨医科大学教师、研究生、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及海内外校友在科研、医疗和边缘学科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学报》曾先后获得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三等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学报质量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一等奖;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2001年成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4年被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四版)。该刊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7个分册)等收录。                

首页>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0-1905
  • 国内刊号:23-11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三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杂志2004年第02期

AFP-mRNA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的检测及其意义

高杰;吕淑兰;程险峰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肿瘤转移, RNA, 信使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甲胎蛋白信使核糖核酸(AFP-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肝癌血行播散的关系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样本,40例原发性肝癌,12例慢性肝病,5例继发性肝癌患者和7例健康人各5ml外周血样本检测AFP-mRNA.结果 AFP-mRNA在0.5×101/ml HepG2细胞可检出,在肝癌组阳性率为52.5%,其他各组均为阴性.肝癌患者的AFP-mRNA表达与肝内播散情况、临床分期、远处转移情况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采用巢式RT-PCR技术检测肝癌患者外周血 AFP-mRNA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可作为肝癌远处转移的预测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