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51年,是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哈尔滨医科大学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承办的医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编:杨宝峰校长。该刊的栏目设置为:论著(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经验交流,技术与方法,综述等。主要刊登哈尔滨医科大学教师、研究生、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及海内外校友在科研、医疗和边缘学科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学报》曾先后获得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三等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学报质量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一等奖;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2001年成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4年被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四版)。该刊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7个分册)等收录。                

首页>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0-1905
  • 国内刊号:23-11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三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杂志2001年第05期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诊治进展

王志东;胡占良;宿华威;韩德恩

关键词:肝移植, 肝动脉血栓形成, 再移植
摘要:自1963年人类第1例肝移植成功以来,随着对受体选择标准、外科操作技术、术后护理和抗排斥免疫治疗等方面认识的不断加深,肝移植术后移植肝和受体的存活率不断提高.临床肝移植的手术死亡率已下降到10%以下,术后1年生存率达90%,5年生存率则上升至70%[ 1].临床原位肝移植,已经成为国外临床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但是,肝移植术后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着受体存活时间的进一步延长.自从临床开始应用环孢霉素A和FK -506以来,因急性排斥反应而导致移植肝失活的情况已显著减少.血管并发症,特别是肝动脉血栓形成,已经成为导致移植肝失活的常见原因[3].肝动脉血栓形成(hepa tic artery thrombosis,HAT)是原位肝移植术后常见的血管并发症.其致病因素很多, 但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常出现在术后5~7天或1月以后,早期以发热、肝酶升高、乏力等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肝功衰竭、败血症甚至死亡.晚期则以胆汁瘘、胆系硬化、败血症、肝内脓肿形成为主要表现.HAT发病率成人在1.6%~8%之间[1~5],儿童则高达9%~46%[1~5].平均1年、2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1%、61%、5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