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51年,是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哈尔滨医科大学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承办的医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编:杨宝峰校长。该刊的栏目设置为:论著(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经验交流,技术与方法,综述等。主要刊登哈尔滨医科大学教师、研究生、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及海内外校友在科研、医疗和边缘学科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学报》曾先后获得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三等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学报质量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一等奖;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2001年成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4年被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四版)。该刊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7个分册)等收录。                

首页>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0-1905
  • 国内刊号:23-11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三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杂志2000年第06期

类脑瘤型小脑梗塞1例

李峰;金永华;陈丽杰

关键词:脑瘤, 梗塞后出血, 脑肿瘤, 四脑室, 临床, 小脑性共济失调, 高密度, 肿瘤诊断, 血压, 手术探查, 低密度灶, 肢体活动障碍, 症状, 患者, 出血型, 发作性眩晕, 左侧肢体, 肿瘤病变, 中性治疗, 异常改变
摘要:乔某,男,58岁,发作性眩晕、呕吐12h,无肢体活动障碍。既往糖尿病、高血压及冠心病史。病时血压22/14kPa,查体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头CT无异常改变,血糖8.1mmol/L,心电图示电轴左偏,ST段改变。诊断:“椎-基底动脉TIA”。经扩容、扩血管、溶栓及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血压、血糖降至正常范围,但诉头晕,2周后发现该患精神萎糜,强迫头位,血压24/14.6kPa,快相向右的水平眼震,左上肢肌张力低,左侧肢体共济失调,急诊头CT见四脑室右移变扁,左小脑半球小片高密度、周围略显低密度灶,增强后,病灶强化,呈片状,表面见条状强化,同日MRI示同一部位病变。回报:桥-小脑角胶质瘤。有人主张手术探查,但我们认为应结合临床情况,此患病史不超过2周,首诊CT正常,不支持肿瘤诊断,按小脑梗塞后出血处置,改用中性治疗10天,症状及体征好转,复查CT见四脑室受压减轻,高密度影缩小,3周后CT示四脑室复位,高密度影消失,遗留片状低密度灶,脑干无受压,患者好转出院。 讨论梗塞后出血是指脑梗塞后由于缺血区血管再通,在梗塞区内有血液溢出。过去本病多为病理诊断,CT应用以来临床诊断才成为可能,且临床并不少见。“小脑梗塞后出血”可表现为眩晕、呕吐、眼震,小脑性共济失调等症,形态学上常见三种类型:①脑深部血肿型;②不规则出血型;③梗塞区外围出血型。而“类肿瘤型”则较少见,本例患者CT及MRI极似肿瘤,但临床资料却不支持。所以临床要注意防止非脑肿瘤病变误诊为脑肿瘤而行不必要的手术。对于那些病史短、症状轻以及CT及MRI似肿瘤的患者,应特别注意要结合病史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尽可能多观察一段时间,不要轻易进行手术探查。至于本例出现四脑室、脑干受压变形而临床无明显表现尚有待进一步探讨。